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银行积极发挥外贸金融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全球化优势,全力保障医疗防疫、基本民生、大宗能源物资的进口与供给。2月以来,中国银行累计为外贸企业办理汇出汇款、进口开证等进口结算业务10余万笔,提供汇出汇款融资、进口押汇等融资支持超过60亿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出口企业压力倍增。中国银行主动担当大行责任,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乘倍效应,帮助外贸企业减轻负担、规避风险,全力保障打赢“稳出口”保卫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致力于打造“零接触”个人服务,积极拓展线上直播、微信小程序、短视频平台等新型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触点,提供免费网课,助力客户复工复产复学。
为更好支持疫情防控企业、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中国工商银行专门设立支持疫情防控专项基金20亿元,为抗击疫情相关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等支持,助力防疫相关企业增强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升物资生产和服务保障能力。
2月28日,中国银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国际”)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疫情防控债),总金额10亿元,期限为270天,票面利率2.85%。这是交易商协会熊猫债项下首笔疫情防控主题债。
为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2月27日,中国银行在境外完成50亿等值澳门元中小企业专项(疫情防控)社会责任债券发行定价。这是境外市场发行的首笔抗疫主题债券,也是中资机构在境外首笔获得第三方社会责任认证的债券。
2月26日,中国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为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轨道集团”)成功发行5年期1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票面利率3.49%。这是中国银行2020年承销的首单绿色债券。
设立“专项贷款”,这是国家开发银行以优质金融服务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的主动作为。国开行已设立了人民币总体额度1300亿元、外汇总体额度50亿美元的“专项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并建立了“疫情防控应急融资服务机制”,对防疫所需贷款“特事特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全国最大村镇银行集团,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多措并举,持续完善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携手共渡难关。
2月26日,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同志主持召开中国银行2020年第9次党委会议暨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会议精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月20日、24日会议精神,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相关复工复产防控指南,听取全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畅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推出"稳外贸"专项融资支持方案,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及时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差异化扩大授权,提供多元续贷方案,鼓励合理新增授信,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